「月經貧窮」是什麼?
女性平均一生會有6至7年在經期中度過,但因生理用品價格高昂,以致女性可能在經濟上處於劣勢,或無法取得相關用品,進而出現「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 的社會現象。
月經來只好退學 甚至被迫賣身
聯合國估計,在非洲約有1成的女孩因月經退學,原因包括學校欠缺合適的廁所、無力購買僅有進口貨的衛生棉等。也有女孩因父母太窮,買不起生理用品,被迫童婚或和擁有衛生棉的男性發生性關係。
衛生棉=奢侈品?花費課稅成重擔
許多國家甚至將生理用品納為「奢侈品」徵稅,如英國課徵5%的稅,還只是歐盟法律允許的最低值。據統計,平均每位英國女性一生需在生理用品上花費18,450英鎊,相當於74萬台幣。
免費供學生月經用品 蘇格蘭創首例
2018年,一份涵蓋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斯地區的調查指出,有27%受訪女性因無法負荷生理用品的開銷,被迫缺課或輟學。蘇格蘭政府為解決此問題,向全國學生提供免費的生理用品,嘉惠近40萬人,成為全球首例。
壓倒性票數通過 透過法案守護女性
日前蘇格蘭議會更以121:0全票的票數,正式通過「生理期用品免費供應蘇格蘭法」。法案中規範,蘇格蘭的學校、政府與公設單位,需義務提供免費生理用品,此外學校也必須開設「月經平權教育」等課程。
全球首創 政府負擔生理用品開銷
該法案的最終目標旨在消除當地的月經貧窮問題,這也讓蘇格蘭成為全球首個免費提供生理用品的地區。蘇格蘭政府每年將撥出870萬英鎊(約台幣3.4億元)來支付生理用品,民眾只要有需要皆可免費領取。
月經議題正常化 性別平權里程碑
當初在針對議案辯論時,蘇格蘭綠黨議員約翰斯頓曾表示,「當廁紙被視為必需品的時候,為何生理用品卻不是?」工黨議員列農也認為,法案象徵蘇格蘭的月經議題正常化,展現出國會高度重視性別平等。
我立委曾提廢營業稅 牽涉廣無後續
至於台灣,目前營業稅採5%單一稅率,生理用品亦同。2017年時,立委吳思瑤、李麗芬曾提案廢除女性生理用品營業稅,並將每年稅收回饋婦女,但當時因牽涉到奶粉、尿布、老人或男性用品等是否免稅,遲遲未果。
立院一讀通過 未來有望免稅
直到今年10月,立委江永昌、 林宜瑾提出的「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八條條文修正草案」終於一讀通過。有望將衛生棉、棉條、護墊、月亮杯等生理用品列入免營業稅清單,後續將由財政委員會審查,各界也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