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天氣變化大 病菌蠢蠢欲動
近期天氣變化明顯加大,氣溫逐漸轉涼,許多喜愛低溫環境的細菌病毒開始蠢蠢欲動,加上天冷民眾習慣性關緊門窗,空氣不流通時,也會加速疾病在密閉空間中傳播。
「冠狀病毒」好低溫 主要經飛沫傳播
冠狀病毒是具外套膜的病毒,低溫、溼度中等的環境相對適合生存,主要透過飛沫傳染,可同時感染動物與人類。感染後以呼吸道症狀為主,SARS、MERS、新冠肺炎等都屬於其家族。
「流感」極具季節性特徵 秋冬務必當心
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是最具季節性特徵的流行病之一。好發於秋冬,目前僅A型及B型會引起季節性流行,患者會有高燒、肌肉痠痛、疲倦、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併發重症時可能致死。
「腺病毒」又稱燒久姬 結膜炎應注意
有近50種腺病毒可感染人類,會引起呼吸道或腸胃道症狀,有時發燒還會持續很久,故又稱「燒久姬」。結膜炎也是其經常發生的病徵,秋冬到初夏都是好發季節,主要經飛沫傳染。
「諾羅病毒」傳染力強 老幼尤其危險
諾羅病毒是一群可引起人類腸胃道發炎的病毒,主要透過糞口傳染,傳染力很強,容易在每年中秋節前後、冬春之際流行,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染病,尤其嬰幼兒及長者易有併發症,恐危及生命。
「輪狀病毒」堪稱幼童殺手 一年四季都可能得
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之一,5歲以下嬰幼童尤其好發,傳染力相當強,一年四季都可能染病,又以秋冬的病例最多。會造成嘔吐、水狀腹瀉等症狀,嚴重者恐脫水而亡。
「肺炎鏈球菌」世衛點名 超級細菌死亡率高
世界衛生組織點名當前最需關注的超級細菌之一,可引起肺炎、腦膜炎、骨髓炎、腹膜炎、敗血症等侵襲性感染症,尤其該菌引起肺炎的死亡率高達30%至35%,感染症最常發生在冬季和初春。
勤洗手戴口罩 防疫千萬別偷懶
預防各類疾病傳播,最重要的是以肥皂正確勤洗手,並且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地方,進入公共場所應維持室外1公尺、室內1.5公尺的社交距離,無法保持距離時則應配戴口罩。
若出現不適症 應停止出入公共場合
此外,部分疾病亦能透過接種疫苗預防。若民眾有呼吸道、腸胃道等不適症時,應停止上班上課,也不要出入公共場所,好好留在家中休養觀察,若需就醫則應主動告知接觸史等資訊。
這些病毒酒精殺不死!為何醫師疾呼勤洗手
新冠肺炎爆發後,不少民眾依賴酒精消毒取代肥皂洗手。但醫師警告,酒精雖能殺滅多數細菌及「有外套膜」的病毒,但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無外套膜」病毒,卻無法被酒精消滅,最好還是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