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卡
9
已新增至「我的收藏」
- 圖片來源:Fotolia
1.CP值取代價格思維
購屋需在意CP值,並非一味追求便宜就好。近期不少建案因為施工品質有瑕疵,購屋糾紛屢上新聞,雖然便宜卻買到一場災難。因此,購屋時選擇有信譽的品牌建商,會較有保障。
2.地段仍然是重要考量
無論市場怎麼變遷,地段永遠是房地產價值的王道。首先,得了解地段行情,在自己負擔得起的地段選A咖產品,或者在需要踮起腳尖才搆得到的地段選擇自己負擔得起的B咖產品。
3.打破非蛋黃區不可的迷思
蛋黃區天價般的高房價,對受薪階級來說高不可攀,若是執迷於購屋非蛋黃區不可的迷思,最後不是永遠買不到房子,就是變成憤世嫉俗的唱空一族。
4.在高賣壓區餘屋挑好貨
許多高賣壓的重劃區裡已經很多餘屋開出出清價,此外,部分剛啟動推案的新興重劃區,也以讓利案炒熱買氣,即便是以廣告戶做「假降價、真吸客」的行銷操作,但「假戲真做」的機率將會越來越大!
5.議價需要耐心磨
議價往往需要來來回回過招個一兩個月,切記,現在是買方市場,無法成交的戶別,只會變成建商成屋後庫存的財務與稅務壓力,時間現在是站在買方這邊的。
6.留意輕鬆付款的財務陷阱
近來不少業者推出:工程零付款、低自備、低月付、低首付,甚至建商以補貼方式推出前期寬限期房貸來降低購屋門檻,須留意低付款期限到期後大幅驟增的付款壓力是否超出自身能力。
- 圖片來源:Fotolia
7.放棄等谷底買在最低點的迷思
沒有人會知道何時是房市谷底、哪個數字是區域的最低點,如果一直在等落底,也可能一再錯失購屋時機。只要自備款到位,財務能力足堪應付房貸,就是自住購屋的最佳進場時機。
- 圖片來源:Fotolia
8.千萬別被銷售話術沖昏頭
包括捷運、景觀、公園以及未來的增值潛力等等許多銷售人員強力灌輸給你的個案價值,幾乎市面上的建案都有類似條件,千萬不要被話術沖昏頭,輕易接受超出家庭財務負擔能力的價位。
登入後即可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