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投票分為「投票機」與「網路」
電子投票可分為「電子投票機投票」與「網路投票」兩種執行方式。網路投票執行成本高且有安全疑慮,因此當前各國大多採行電子投票機(電腦計票、電腦輔助投票系統)模式,美國目前也是依循這種方式。
「人工打卡投票」再用電腦讀取加速計票
美國過去曾以「人工打卡投票機」投票,選民會拿到印有候選人姓名的硬紙選票,將紙卡送入投票機打孔,再透過電腦讀取以加快計票速度。此方法的優點在於,有類似紙本的選票,可供事後重新驗票。
計票惹議促成「幫助美國投票法案」換設備
不過,這樣的方式在2000年總統大選時,因部分選區打卡設備老舊,紙卡未完全穿孔,而出現計票爭議。美國國會隨後在2002年通過「幫助美國投票法案」,要求各州淘汰打卡設備,換成全新電子投票機器。
感光式投票 掃描紙張濃淡判讀結果再計票
常見的電子投票方式有幾種,例如「感光式投票」,選民在可掃描的紙上,塗黑欲選擇的候選人位置,經光學掃描後,電腦根據紙張的顏色濃淡,判讀投票結果並計票。
電子直接計票機 觸控螢幕或按鍵來投票
而美國當前的投票趨勢,則是使用「電子直接計票機」,由選民到投票所,直接在電腦螢幕上依據所顯示的候選人進行投票。其中,投票機又可分為「按鍵式」及「觸控式」兩類。
電子投票機有資安危機 投給A能輕易轉給B
然而,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員發現,電子投票機存在許多資安漏洞,駭客可輕易將投給A黨的票轉給B黨。也有專家指出,許多投票機基本安全措施不完善,如傳輸埠完全沒保護等,甚至有機器發現問題仍多年未修復。
選委會制定系統指南 但各州仍可有不同要求
其實,2005年美國選舉援助委員會就制定了《自動投票系統指南》,針對電子投票機設立多項安全認證指標,但各州仍可對投票機有不同的規格要求,例如有的州要求產生紙本證明、有的州則要求機器需經專家測試。
受疫情影響 新維吉尼亞開「線上投票」先例
特別的是,美國西維吉尼亞州身障居民與海外軍人,及南卡羅萊納州的軍人與海外公民,將能透過手機、平板等智慧行動裝置,參與今年的總統大選投票,雖提升選舉便利性,但也有人憂心恐有龐大風險。
安全考量 「網路線上投票」目前仍難普及
根據部分專家指出,美國可能仍需要10年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安全地透過網路,選出總統與國會議員。儘管如此,在某些科技企業家的鼓勵下,少數州政府仍致力於推動網路線上投票。
選舉至關重要 網路投票有諸多問題難解
網路選舉最招致詬病的是,假如選舉結果有疑義,沒有紙本證據作為驗票依據;若有不法人士篡改程式,也可能左右開票結果。此外,非現場投票,就可能出現投票人受他人監視控制的情形,失去公平性。
-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大學生會曾施行「電子投票」卻黯然收場
以台灣來說,早在2014年,台大就有在學生會選舉中實施電子投票的先例,但施行期間多次出現連線故障、學生證驗證失敗等技術困難,甚至引來選舉不公等疑慮,隨後便廢除電子投票。
電子投票可行?需完善設計並有良好技術
媒體也分析,在台灣施行電子投票並非完全不可行,但要如何設計選舉模式,還需要大量公民參與,以及良好的技術人才。倘未來想擺脫純紙本投票帶來的麻煩,那麼電子投票的缺點,都是台灣後續應關注並改善重點。
- 圖片來源:AP
川普、拜登辯論互罵無極限!除了口水還有哪些重點
美國總統大選第一場電視辯論,在當地時間9/29晚間9點舉行,現任總統共和黨候選人川普與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正面對決,此次辯論重點有哪些?為何被批評是老男人吵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