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需求大增 南韓59人接種後死亡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不少民眾擔心同時感染肺炎、流感,紛紛搶著接種流感疫苗,南韓近日卻傳出59人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引起各國關注,有人開始擔憂是不是法國藥廠「賽諾菲」的疫苗出了問題。
當局澄清與疫苗無關 新加坡先喊停用
對此南韓當局聲明,確實有一小部分死者生前接種了賽諾菲的疫苗,但目前還不能證明死亡案例與流感疫苗有直接關聯,因此接種計畫不會改變。為了以防萬一,新加坡則宣布暫時停止使用賽諾菲等2種流感疫苗。
台灣與南韓批號不同 醫師:不必太過擔心
賽諾菲疫苗造成人心惶惶,我衛福部長陳時中澄清,台灣使用的批號和南韓完全不同,國際間除了南韓以外,其他國家均未傳出類似狀況。醫師黃立民也說,現在台灣流感疫苗並沒有出現危險訊號,民眾不必太過擔心。
台男接種賽諾菲疫苗 10天後昏厥
據統計,目前全台疫苗接種約430萬劑,共出現76例不良反應,含25件嚴重不良反應。其中一名51歲男子,10/10接種賽諾菲疫苗後,隔天還到合歡山爬山,10/20卻突然出現手腳發麻、呼吸困難等異狀。
確診罕見疾病 與疫苗關聯有待檢驗
送醫化驗後,男子確診罕見的急性周邊神經病變(GBS格林巴利症候群),10/25已清醒但仍未脫離險境,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多數研究都說此症與流感疫苗無關,不過還待檢驗,必要時會進行藥害救濟通報。
死亡案例與疫苗無直接相關 將繼續施打
目前我國注射疫苗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者,已有4人死亡,莊人祥對此說明,4起案例介於62至77歲間,死因為腦出血、心肌梗塞等,初判都與自身慢性疾病有關,與流感疫苗沒有直接關係,將維持現有接種計畫。
疫苗將病原體注入人體 並非人人適合
由於疫苗是將無害的病原體注入人體,讓人在低風險下出現類似感染的效果,幫助免疫系統辨識與記憶,加上疫苗多為雞蛋培養,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接種;因此施打前醫生都會詢問近期是否身體不適,或曾對疫苗有不良反應。
這些人接種後 應留在現場半小時
除了出生未滿6個月的嬰兒不予接種外,發燒、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蛋白質過敏等患者,應待病情穩定,並經醫師評估後再接種。施打疫苗後則建議留在現場觀察30分鐘,沒有出現不適症狀再離開。
輕微症狀2天內恢復 嚴重時恐呼吸困難
不論是疫苗或其他藥品,使用後都可能產生副作用。輕微的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發燒、頭痛等,一般1到2天內會自然恢復;嚴重時則可能發生呼吸困難、頭昏等立即性過敏反應,不過機率較低。
使用抗凝血藥者 建議施打但務必小心
至於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者,因是罹患流感的高風險群,衛福部建議還是施打流感疫苗,接種時使用較小針頭,接種後加壓注射部位至少2分鐘,留意是否出血、血腫等情形,若有狀況則應立即就醫。
民眾恐慌疫苗致死 醫師:不打更危險
對於民眾擔心疫苗可能致死,陳志金醫師解釋,依照過往每年死亡人數及當前施打疫苗人數的比例推算,僅4人死亡比例其實很低,且初判死因與疫苗無因果關係,不需過於恐慌;建議還是評估接種,降低死於流感的風險。